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大明第一首辅 第875节

<dt css="rd">

&esp;&esp;“找的是文征明的字帖,他虽然已草书闻名,但隶书学钟繇、梁鹄之长,端正沉稳,适合穟穟的性格。”

&esp;&esp;陈静仔仔细细看了那几个字,发现跳不出什么错来,随后又去看作业。

&esp;&esp;“我们今年全面学习了四书,让她进行归纳总结……”江芸芸又说,“她肯定是从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上写吧,你女儿我可比你了解……”

&esp;&esp;她忍不住感慨了一句。

&esp;&esp;陈静一看还真是,一时间百感交集。

&esp;&esp;“写的有些白话了。”他只好干巴巴说道。

&esp;&esp;陈禾颖立马失望地低下头。

&esp;&esp;“怎么回事,我以前写的可比她还白话,我老师都夸我写得好。”江芸芸不悦坐了起来,为自己徒弟撑腰,“会不会夸人。”

&esp;&esp;“但写的很有道理。”陈静咳嗽一声说道,“没白学。”

&esp;&esp;江芸芸坐回去,施施然说道:“你爹说行那就行,回家去吧。”

&esp;&esp;陈禾颖嗯了一声:“那我收拾收拾。”

&esp;&esp;她把卷子抽了回来,然后回到自己的书桌前,乖乖整理好自己的桌子,隔壁的顾知还在抓耳挠腮写功课,跟个小猴子一样。

&esp;&esp;“你作业能给我看看嘛?”顾知当着大人面直接咬耳朵,“我给你娘买绒花。”

&esp;&esp;陈静一下脸都黑了。

&esp;&esp;陈禾颖咳嗽一声,看了他爹一眼,然后含糊说道:“反正你有张道长,不急今天完成作业的。”

&esp;&esp;顾知唉声叹气:“他现在管我功课可严了。”

&esp;&esp;“行了,该走了。”陈静没好气说道,上前接过陈禾颖的书箱,“你这书箱怎么这么重。”

&esp;&esp;陈禾颖没说话。

&esp;&esp;背后的顾知幽幽说道:“要不还是当爹好呢,女儿的书箱这么不合身是一点也看不到啊。”

&esp;&esp;陈静这才发现这个书箱过分大了,还缝缝补补地打着补丁。

&esp;&esp;“你哥的?”他低头去问陈禾颖。

&esp;&esp;陈禾颖大人模样接过自己的书箱,一本正经说道:“也能背的,不好浪费钱,快回家吧,我还要把趁着过年把春秋看一遍呢。”

&esp;&esp;陈静哑然看着她背着大书箱走了,背后看去,只能看到半个脑袋缓缓悠悠走着。

&esp;&esp;陈禾颖没有直接离开,反而走到江芸芸面前:“老师,对春秋有什么功课吗?”

&esp;&esp;“没,过年就好好玩。”江芸芸摸了摸她的脑袋,掏出一个红包塞过去。

&esp;&esp;陈禾颖连忙摆手。

&esp;&esp;“回去吃点好吃的,都没肉了。”江芸芸笑说着,“读书不用这么赶,你还小呢。”

&esp;&esp;陈禾颖笑眯眯说道:“老师也很瘦啊。”

&esp;&esp;江芸芸摸了摸自己的脸:“长肉了呢,这一年吃了不少东西呢。”

&esp;&esp;“一日为师,终身为……娘。”顾知的小脑袋凑过来,唏嘘说道,“我们穟穟对老师很上心的,你也别太伤心。”

&esp;&esp;陈静不理会这个和江芸一样烦的小孩,出门走了。

&esp;&esp;——大刺头配小刺头,中间夹个乖穟穟,怎么回事嘛!

&esp;&esp;—— ——

&esp;&esp;年后,江芸准备去府学上课的消息轰动扬州。

&esp;&esp;“真的假的?江芸不是闭门不出很多年了吗?”

&esp;&esp;“读书重地,让一个女人过去教书,有辱斯文,有辱斯文啊。”

&esp;&esp;“反正是自愿教学,你不爱去就别去呗,我去看看,她老师可是状元,她自己也是状元,说不定有什么绝学呢。”

&esp;&esp;“我也是这么想的,她五经治的是春秋,我正好也是,说不定还能去问问。”

&esp;&esp;“你们可别笑话我,之前关于她文章的册子,这些年做官写的文官,我可是翻来覆去看了好多了,还有很多地方不明白,你说我这次上去问,她能回答我嘛。”

&esp;&esp;“嘻嘻,我可没骂过她,我肯定能当她座下大弟子。”

&esp;&esp;“啧,读书人也如此谄媚,不知羞耻。”

&esp;&esp;一大片的议论声中,正月十八,江芸芸装模作样夹着一本书,穿了一声素色的浅绿色衣袍,背后跟着两个锦衣卫,施施然去府学报道了。

&esp;&esp;当日从门口开始就挤满了人,本来三三两两来上学的府学全员满员,一个个伸着脖子,踮着脚尖,看着被知府和教谕带进来的人。

&esp;&esp;“都说江芸长得漂亮,没说长这么漂亮啊。”有人震惊。

&esp;&esp;“不是,她怎么瞧上去一点也不落魄啊。”

&esp;&esp;“长得好高,好文雅啊,果然是读了好多年书的。”

&esp;&esp;“听闻拉弓很厉害,那个兰州一箭射穿敌人的脑袋。”

&esp;&esp;人群议论纷纷,声浪越来越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