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大明第一首辅 第309节

<dt css="rd">

&esp;&esp;刘大夏这本想着,脸上顿时严肃起来,生怕小孩子是在北京被带坏了。

&esp;&esp;京城太多不务正业的勋贵外戚后代了,其中有不少还是土木堡之后留下来的孩子,从小就想着光复北方,征兵打仗,可别是和这些人交往了,就也开始琢磨了。

&esp;&esp;如今的朝廷,如何能打仗!

&esp;&esp;江芸芸没察觉出他的复杂心情,之后摸了摸自己的脸,嘟囔着:“白回来了。”

&esp;&esp;之前春秋季时节喜欢往地里跑,每日风吹日晒的后果就是人瘦了还黑了,老师开口就笑她现在是一个瘦猴,丑死了,她只好每天晚上回来勤搓脸,偷偷去用周笙的东西,皇天不负努力人,入冬的时候终于白回来了。

&esp;&esp;“你还是一个举子,现在应该好好考试,别想着打仗的事情。”刘大夏严肃说道。

&esp;&esp;江芸芸没想到刘大夏对此事态度如此激烈,怯怯说道:“没想着打仗的事情。”

&esp;&esp;“那好好想什么兵事册。”刘大夏更严肃了,“打仗岂是儿戏,兵祸一开,大明边境硝烟四起,朝廷能有多少银子支撑,南边本就灾祸不止,到时候西南、东北甚至西北处虎视眈眈的亦力把里,只要一处溃败,其余几处如何能讨到好,边境百姓自来就生活不易,如今好不容易过上安稳日子,如何能再起波折。”

&esp;&esp;江芸芸被他严厉的神色怔住,好一会儿才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天真。

&esp;&esp;她不曾深想过打仗其实是一件对国家财政要求之高,对百姓极其残忍的事情。

&esp;&esp;因为她不曾经历过任何冲突,甚至因为自己身处富庶的江南,对于一切边境消息是站在远处看着,更甚者她也不是带头冲锋的人,不知道兵器交戈的惊险,百姓流离的痛苦。

&esp;&esp;“我……”她顿了顿,随后苦恼说道,“不是想打仗的。”

&esp;&esp;“那你为何这么想。”刘大夏不为所动,咄咄逼人追问道。

&esp;&esp;江芸芸自然不好说自己心里的未知事情,只能呐呐找了个借口:“看扬州水兵,京城士兵似乎精神不振,瞧着……不太好,北京非腹中之地,靠近冲突边缘,本应该最精锐的士兵却没有精气神,是不是太过危险了。”

&esp;&esp;这倒也不是江芸瞎说,而是王守仁的交谈中得知,原来京城还有不少被瓦剌兵临城门下的险境。

&esp;&esp;最出名的自然是于谦的保卫京城战,当时死守九门,老弱妇孺悉数上阵,这才击退瓦剌。

&esp;&esp;刘大夏沉默。

&esp;&esp;京营兵力确实不少,三大营中五军营由骑兵和步兵组成。这些兵是主力部队,又被分为中军、左掖军、左哨军、右掖军、右哨军,都是从地方部队的精锐中选拔送过来。

&esp;&esp;三千营是太祖时期,三千投靠的蒙古骑兵组成,如今人数早已超过三千。

&esp;&esp;神机营是一支专门配备火器的特殊部队,里面的火器无往不利。

&esp;&esp;此外还有陛下直统的亲军,即‘侍卫上直军’,他们需要保护陛下安全、奉旨执行任务、巡查和守备皇城。

&esp;&esp;只是这样花了数十年营造的精锐队伍却在土木堡一战中消失殆尽,数十万士兵被屠杀殆尽,至此朝廷元气大伤,至今没有恢复。

&esp;&esp;江芸看到的是残兵败将的军队,自然精神面貌奄奄一息,加上各种外戚插手军队,士兵竟然会被用来修建园林,动辄打骂,如今逃兵问题日益严重。

&esp;&esp;这些外戚皇亲如今就在这狭小的四方城里活跃着,连接着仁厚的帝王,百官的话都显得无足轻重。

&esp;&esp;兵部改革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

&esp;&esp;刘大夏在兵部历任多年,自然是知道其中心酸的,只是这些事情又如何能对外说起,更别说和一个小孩聊这些,闻言只能叹气恐吓着:“京城可不是扬州了,真要是闯祸了,可没人救得了你。”

&esp;&esp;江芸芸没得到答案,也知道刘师兄不是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,套不到自己想要的兵部信息,只能大人样地叹了一口气,低着头,捏着手指,瞧着闷闷不乐的。

&esp;&esp;“但你写了,那就拿来我看看。”刘大夏见不得她委屈,只好如此安慰着,

&esp;&esp;江芸芸耷眉拉眼:“还是不给师兄惹麻烦了。”

&esp;&esp;刘大夏面无表情说道:“还是先看一下吧,免得真惹了麻烦,也知道去何处捞你。”

&esp;&esp;江芸芸吃惊,好一会儿才读懂这个冷笑话,虽说是骂自己的,但还是忍不住捧着肚子傻乐。

&esp;&esp;刘大夏不为所动,接过她递来的册子,仔细看着。

&esp;&esp;里面的内容涂涂写写,字迹也格外不一样,瞧着是写了许久才成型的。

&esp;&esp;刘大夏看着册子眯了眯眼,终于瞧出不对劲。

&esp;&esp;这是没写好的东西……

&esp;&esp;“为何想要操练水军,如今的水匪不太成气候。”刘大夏看到第一册就忍不住皱眉。

&esp;&esp;“因为只要邻国开始内乱,就会有流民,那地方小,十有八九要跑到我们这里侵扰我们的。”江芸芸委婉解释着,想了想又强调着,“势必要成大患。”

&esp;&esp;刘大夏睨了她一眼,也不知道听进去了没有。

&esp;&esp;“对山海关的情况倒是了解。”他翻到后一卷内容的时候,眉心微动,随口问道。

&esp;&esp;“是王翰林的大儿子王守仁跟我说的,他年纪轻轻,但已经独自一个人去了山海关,居庸关,可厉害了!”江芸芸手舞足蹈,兴奋说道,“关内关外都去了,了解了很多情况,我和他讨论过许久。”

&esp;&esp;刘大夏翻册子的手一顿,心里狠狠记下这个名字。

&esp;&esp;——就是这个王守仁唆使的是不是!

&esp;&esp;江芸芸无知无觉,还在卖力吹嘘着王守仁独自一人去往边境的英勇事迹,直把人夸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,当真是铁铮铮的汉子。

&esp;&esp;刘大夏完全不为所动,甚至看到最后越发觉得——自家小师弟果然是被人带坏了!

&esp;&esp;什么收复哈密,建立交通,先到狼居胥山,后到瀚海,拳打鞑靼,脚踢瓦剌。

&esp;&esp;好狂的口气!

&esp;&esp;这要是真放到兵部还了得。

&esp;&esp;刘大夏面无表情地想着,随后冷静合上册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