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953节

<dt css="rd">

&esp;&esp;很多人都在骂他以强权服人,打压异己思想云云。

&esp;&esp;然而更多人却选择了支持。

&esp;&esp;老朱得知他采取的办法,笑的一整天都没合拢嘴:

&esp;&esp;“早就该这样了,否则哪来那么多麻烦事儿。”

&esp;&esp;马娘娘还是比较理智的,叹道:“这事儿不该由你来做,让雄英来做更合适。”

&esp;&esp;朱标也颔首道:“是啊,恐怕会有损你的声誉啊。”

&esp;&esp;陈景恪很是感激,但却有不同意见:

&esp;&esp;“如果我自己都不敢为了我的道冲锋陷阵,又如何来说服其他人?”

&esp;&esp;“我现在才明白,以前很多人其实都在观望。”

&esp;&esp;人都不喜欢改变,尤其是不愿意接受陌生的改变。

&esp;&esp;当他们发现朝廷给了他们原地踏步的机会,就会停下来。

&esp;&esp;如果朝廷的态度足够坚决,他们就会强迫自己跟着改变。

&esp;&esp;这次的事情就是最好的证明。

&esp;&esp;当陈景恪亲自出手,把最顽固的那批人送到圣贤庙过苦日子。

&esp;&esp;虽然遭到了很多非议和谩骂。

&esp;&esp;但洛下学宫剩余的那些人,都秒秒钟改变了立场。

&esp;&esp;再也没有人说什么大同思想太激进,需要过渡,需要时间适应什么的。

&esp;&esp;当然,倒不是说他以前的过渡政策做错了。

&esp;&esp;那会儿革新派人才不够,且大同思想还没有成型,确实不适合彻底和守旧派切割。

&esp;&esp;可现在时机已经成熟,就没必要再和他们磨磨唧唧了。

&esp;&esp;要么接受新思想,过上新的生活。

&esp;&esp;要么就抱着陈旧思想,去无人的角落自生自灭去吧。

&esp;&esp;眼见陈景恪觉悟,马娘娘也终于笑道:

&esp;&esp;“不错,你就是太心善了,给了那些人太多机会,这次做的就很不错。”

&esp;&esp;心善吗?或许吧,陈景恪默默的想道。

&esp;&esp;他只是希望多转化保留一些人才罢了。

&esp;&esp;但有时候确实需要一些雷霆手段。

&esp;&esp;纵观全世界,中国是变革最彻底,也是最成功的国家。

&esp;&esp;日韩是我们最熟悉的国家,现在是什么样子大家有目共睹。

&esp;&esp;即便是创造了新思想的欧美,其国内依然残余大量旧思想。

&esp;&esp;至于那些边缘小国就更别提了。

&esp;&esp;为什么我们可以这么成功的转型?

&esp;&esp;就是因为那个人的‘极端’手段,强迫所有人必须接受新思想。

&esp;&esp;并在极短的时间内,就完成了对整个社会的改造。

&esp;&esp;让中国搭上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末班车,为互联网时代中国的彻底崛起奠定了基础。

&esp;&esp;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一句话,正确的思想加强硬的手段。

&esp;&esp;-----------------

&esp;&esp;就在朝廷对守旧派发起总攻的时候,凤阳那边也开始了接连不断的大动作。

&esp;&esp;留守衙门被烧,钦差桑敬生死未卜,在凤阳来说可谓是十二级大地震。

&esp;&esp;就连最普通的百姓都知道,事情大发了。

&esp;&esp;平日里嚣张跋扈的老朱同乡,也都变得老实起来,街头混混也全部消失。

&esp;&esp;但在平静的表面下,却是暗流涌动。

&esp;&esp;冯汝杰等人频繁出手,意图在新钦差到来之前,将自己之前的手尾清理干净。

&esp;&esp;粮仓里缺少的粮食,被重新填满。

&esp;&esp;各种账目做的一清二楚。

&esp;&esp;有些不该存在的人,也悄无声息的消失了。

&esp;&esp;然而他们却不知道,有一双眼睛一直在默默的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。

&esp;&esp;元月二十三日,朝廷派来调查此事的人员终于到达。

&esp;&esp;冯汝杰等一众官吏集体到码头迎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