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716节

&esp;&esp;一时间群臣噤若寒蝉,重新回忆起了被洪武大帝支配的恐惧。

&esp;&esp;原本因为朱标的宽仁政策,有些得意忘形的文武百官,瞬间变得老实起来。

&esp;&esp;办公效率提高了不知道多少倍。

&esp;&esp;在外人看来,老朱这是因为儿子重病,拿群臣发泄心中的负面情绪。

&esp;&esp;但陈景恪却知道,老朱其实很清醒。

&esp;&esp;他杀人是有计划的。

&esp;&esp;这次被杀的人,七成都是保守派,很多甚至明里暗里阻挠新政推行。

&esp;&esp;剩下三成革新派,也是罪大恶极的那种。

&esp;&esp;也就是说,老朱表面上看,是对所有人一视同仁。

&esp;&esp;实际上,在他拿出这份名单之前,就已经进行过筛选了。

&esp;&esp;那些罪名较轻的革新派主力,都被保了下来。

&esp;&esp;他这么做的目的,既是为了震慑群臣,同时也是为变革扫清障碍。

&esp;&esp;这就是朱元璋和朱标的区别。

&esp;&esp;朱标想的是稳步变革,逐步替换守旧派。

&esp;&esp;朱元璋没那么多弯弯绕绕,直接大刀阔斧的来。

&esp;&esp;不行你就主动让位,不识趣那我就送你一程。

&esp;&esp;当然了,老朱能这么做,其实也和朱标这五年的休养生息有关。

&esp;&esp;这五年他解决了洪武朝留下的弊端,重塑官僚体系理顺了行政系统,培养提拔了大量后备官吏。

&esp;&esp;老朱一次性杀了数百人,换成洪武朝肯定会造成很多职务,无官可用的恶果。

&esp;&esp;这次几乎没有对行政系统造成什么影响。

&esp;&esp;反而因为大量守旧派被清除,为革新派干将提供了更多机会。

&esp;&esp;变革重新进入快车道。

&esp;&esp;陈景恪也不得不佩服,老朱就是老朱啊。

&esp;&esp;虽然退居二线多年,却始终准确掌握着大明的脉搏。

&esp;&esp;看似凶残杀人,实际上到处都是谋算。

&esp;&esp;朝政方面大致就是如此,老朱在用他的方式,快速消化着朱标执政五年的成果。

&esp;&esp;至于朱标,在他苏醒之后,陈景恪为他量身定制了康复计划。

&esp;&esp;每日针灸、用药、按摩等等,各种疗法都用上了。

&esp;&esp;如果是放在前世,他的后遗症不至于这么严重。

&esp;&esp;经过治疗有很大概率可以恢复八九成。

&esp;&esp;然而此时的医疗水平还是太差,很多药物和医疗器械都没有,陈景恪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。

&esp;&esp;只能用纯中医疗法,对其进行治疗。

&esp;&esp;但因为拖的时间太长,有些后遗症是必然无法根治的。

&esp;&esp;最终能恢复到什么程度,谁也不知道。

&esp;&esp;但陈景恪自己私下判断,最理想状态,也就是勉强恢复一些行动能力。

&esp;&esp;想如常人一般生活,已经不可能了。

&esp;&esp;这也意味着,他的皇帝生涯基本接近尾声。

&esp;&esp;至于什么时候退位,就等他病情稳定下来,大家再商量了。

&esp;&esp;再说马娘娘,用实际行动证明了,什么叫为母则刚。

&esp;&esp;为了不让朱标担心,她控制住了自己的悲伤,身体已经没有大碍。

&esp;&esp;每日还能去照看朱标。

&esp;&esp;这算是最大的好消息了。

&esp;&esp;然而,老天似乎觉得今年的大明还不够热闹。

&esp;&esp;很快山东、凤皖两省布政使上奏,当地三月不雨,田亩大面积绝收。

&esp;&esp;只有靠近河流的土地,才能有一些收成。

&esp;&esp;锦衣卫的密报也证实了这个消息。

&esp;&esp;朱元璋下旨,免除两省秋税,并下令义仓出粮平抑粮价。

&esp;&esp;陈景恪也派出锦衣卫密探,去两地收集更详细的情报,务求掌握两地具体信息。

&esp;&esp;这还不算完,十月份台风袭击东南沿海。

&esp;&esp;风力之大,水桶粗的树木被拦腰吹断,房屋犹如纸片一般被掀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