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96节

<dt css="rd">

&esp;&esp;“咱建立了大明,初步建立了制度,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。”

&esp;&esp;“如何让大明变的更好,走的更远,就是你这个继任者的责任了。”

&esp;&esp;朱标非常感动,心中也升起一股舍我其谁的豪气:

&esp;&esp;“是,我一定不会让爹失望的。”

&esp;&esp;朱雄英看的也是心情激荡,恨不得大喊一声,我也要承担责任。

&esp;&esp;不过他知道,现在还不是他出头的时候,只能在一边羡慕的看着。

&esp;&esp;朱元璋很是满意的道:“这才像话……接下来舞台就属于你了,你可有想好要如何着手?”

&esp;&esp;朱标回道:“历朝历代,第一代君主打天下,第二代君主治天下。”

&esp;&esp;“正如您方才所说,您将天下打下来了,并初步制定了国家的框架。”

&esp;&esp;“我的任务就是完善这个框架,为后世夯实基础。”

&esp;&esp;“而且景恪为大明制定了长远的发展计划,尤其是帝国计划,更是需要一个强大的大明才能实施。”

&esp;&esp;“所以,我会以内政建设为主,深化革新完善各项制度。”

&esp;&esp;“同时也趁此机会与民修养生息,全面恢复生产。”

&esp;&esp;朱元璋更是欣慰,说道:“你有这个认识咱就放心了。”

&esp;&esp;“我打天下,你治天下,雄英带领大明走向更辉煌。”

&esp;&esp;“咱们三代人共同努力,必将打造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王朝。”

&esp;&esp;一番话说的在场众人都热血沸腾,恨不得大展拳脚大干一番。

&esp;&esp;朱标的为人和施政措施,其实大家心里都知道。

&esp;&esp;但知道归知道,公开说出来又是另外一回事儿。

&esp;&esp;之前大家只是心有默契,并未具体谈过相关的事情。

&esp;&esp;今天开诚布公的谈,算是将话题摊开了。

&esp;&esp;这番谈话背后的潜在意思则是,权力的交接。

&esp;&esp;虽然还没有正式发生皇位更替,但在朱元璋和朱标父子心目中,已经完成了交替。

&esp;&esp;以后朱标可以放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。

&esp;&esp;而朱标也确实没有客气,当即就准备对朝堂做出调整:

&esp;&esp;“我准备给予内阁票拟之权。”

&esp;&esp;朱元璋似乎早就猜到了,沉默不语。

&esp;&esp;陈景恪却心头一震,这一天终于来了。

&esp;&esp;如果将此时中央政府的权力进行拆分,大致可以分为三份:

&esp;&esp;票拟、批红、驳斥。

&esp;&esp;票拟就是在奏疏上写字的权力,说白了就是批改奏疏的权力。

&esp;&esp;批红顾名思义,就是用红笔做最后的批注。

&esp;&esp;也就是最终决定权,同意还是不同意。

&esp;&esp;很多人以为这是独属于皇帝的权力,事实并非如此。

&esp;&esp;对于行政事务,丞相也有决策权。

&esp;&esp;甚至丞相可以不经皇帝允许,独立行使行政权。

&esp;&esp;古代的皇权和相权之争,争的就是这个权力。

&esp;&esp;胡惟庸就是靠着这个权力,架空的朱元璋。

&esp;&esp;驳斥,就是对最终决定不满意,进行驳回。

&esp;&esp;表面看是驳回,实际上代表的是执行权。

&esp;&esp;朱元璋废除丞相,将所有权利都收归己身,完成了大权独揽。

&esp;&esp;但同时也意味着,所有的工作都落在了他一个人身上。

&esp;&esp;对于精力旺盛的皇帝来说,还能坚持。

&esp;&esp;如果皇帝身体不太好,那简直就太要命了。

&esp;&esp;前世,明仁宗朱高炽将票拟之权给了内阁。

&esp;&esp;没办法,就他的身体实在扛不住啊。

&esp;&esp;将票拟全给内阁,可以减少至少一半的工作量。

&esp;&esp;不过有了票拟的内阁,也还是个秘书机构,翻不了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