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11节

<dt css="rd">

&esp;&esp;平时保护他的人,都是朱元璋临时派过去的。

&esp;&esp;但现在他年龄大了,心也野了,是时候为他配置护卫僚属了。

&esp;&esp;说的直白点,太孙该有属于自己的小班子了。

&esp;&esp;护卫统领一职至关重要,必须是朱元璋信任的人才能担任。

&esp;&esp;而且这个人还不能让太孙讨厌。

&esp;&esp;朱雄英出巡地方,让牛二虎充当临时护卫统领,就是为了让两人接触看看。

&esp;&esp;过程比较顺利,牛二虎表现的尽职尽责,朱雄英对他也不讨厌。

&esp;&esp;所以朱元璋就准备顺势将他的位置定下来。

&esp;&esp;不过在此之前,敲打一下他也是必不可少的,免得他太飘了。

&esp;&esp;至于让他纠正陈景恪轻慢之事……

&esp;&esp;陈景恪时不时就逾矩,难道朱元璋就不知道?

&esp;&esp;不,他什么都清楚。

&esp;&esp;甚至这种逾矩就是他自己放纵出来的。

&esp;&esp;可他依然提醒牛二虎去纠正。

&esp;&esp;目的很简单,人为的为两人制造矛盾。

&esp;&esp;一个是君主的护卫统领,一个是君主最器重的臣子。

&esp;&esp;如果两人关系好,那后果可就太严重了。

&esp;&esp;所以,必须要让两人产生矛盾。

&esp;&esp;但这种矛盾又不至于让他们反目成仇。

&esp;&esp;礼仪方面的小毛病,就是最合适的。

&esp;&esp;只要牛二虎不当众斥责,搞的陈景恪下不来台。

&esp;&esp;双方最多也就是心中相互膈应,不会成为死仇。

&esp;&esp;至于陈景恪会不会听劝……

&esp;&esp;朱元璋表示,有他在背后放纵,以陈景恪那轻慢的性子,是改不了的。

&esp;&esp;-----------------

&esp;&esp;陈景恪还不知道,老朱在背后悄无声息的算计了他一把。

&esp;&esp;不过就算知道了也无所谓。

&esp;&esp;朱元璋这么做,可以说是人之常情。

&esp;&esp;换成他自己,也会这么做的。

&esp;&esp;试想一下,如果胡惟庸和宿卫统领关系好,或许天下已经改姓了。

&esp;&esp;朱元璋这一招就是用来防野心家的,没有造反的心思,其实无所谓。

&esp;&esp;至于和牛二虎的关系……

&esp;&esp;他和牛二虎本就没啥共同语言,之前也没有什么交情,这样就挺好。

&esp;&esp;会议结束回到宿舍,见朱雄英没有回来,就猜到这小子肯定找徐妙锦献宝去了。

&esp;&esp;着实有些让人无语。

&esp;&esp;不过想想他姓朱,又觉得一切都正常了。

&esp;&esp;之后他坐下来,拿出手稿做最后的检查。

&esp;&esp;这都是近几个月,他根据记忆,还原出来的火药、火枪和火炮的改良之法。

&esp;&esp;火药这玩意儿比较好弄,就是提纯和颗粒火药。

&esp;&esp;至于无烟火药、发射药乃至炸药,他都会弄。

&esp;&esp;但眼下不适合拿出来。

&esp;&esp;饭要一口一口吃,科技树要一步一步的攀登。

&esp;&esp;作为兵器,稳定、产量大才是王道。

&esp;&esp;太高端的现在弄出来,也没办法大规模生产装备,黑火药反而比较合适。

&esp;&esp;枪炮这东西,就比较麻烦了。

&esp;&esp;前世他连军迷都算不上,对这玩意儿了解实在有限。

&esp;&esp;只知道先有火铳,然后有了火绳枪,后来又有了燧发枪,再后来貌似就进入定装弹时代了。

&esp;&esp;对这些枪的结构也了解有限,只知道大致的外形和原理。

&esp;&esp;反倒是对现代枪支了解还多一点。